益路青年电子化平台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机构新闻

益路公益持续守护330天:教育微光照亮乡村儿童未来(支教纪实)

2025-03-29 10:00

2025年3月29日长春市南关区益路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小爱共善工作组赶赴县域,对海尔兄妹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工作。教育学者赵老师、长春理工大学李秀君、王炳林、长春人文学院温宝茹、中级社工师徐小雯形成工作组,对海尔兄妹开展新的一年价值观引导、生活习惯干预、假期赋能。

支教志愿者温宝茹说:"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"共同富裕的真谛不在于财富数字的堆砌,而在于以乡村振兴为纽带,汇聚万民之力,让发展的脚步既稳健又齐整。而在这幅时代画卷中,最动人的笔触当属教育——当组织带我们走近小志和小娇时,这两个与耄耋祖父相依为命的孩子,用单薄的衣裳裹挟着生命的炽热。初见时他们眼含星辰,一句清脆的"姐姐好"脱口而出,竟让凛冬飞雪化作三月暖阳。

十年寒来暑往,父母为生计远走他乡的身影,在他们记忆里早已模糊成水墨画里的留白。可命运抛来的苦涩,却被他们嚼成了生命的甜。每当对话时,那些超越年龄的懂事与成熟,竟如檐角风铃般摇曳生姿,让我们这些旁观者既欣慰又心颤:幸哉生于华夏,义务教育如永不熄灭的灯塔,照亮每个孩子的求知路;痛哉耄耋祖父佝偻的身影,随时可能折戟在岁月的长河里。

马克思曾说:"历史的事业是群众的活动。"今日之中国,教育正是最壮阔的群众事业。小志小娇们紧握的铅笔,何尝不是燎原的星火?这些在知识土壤里扎根的幼苗,终将成为托举时代的栋梁。当我们凝视他们纯真的笑靥,既看见了个体命运的破茧重生,更触摸到了民族复兴的强劲脉搏。

"能发光的发光,能发热的发热。"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,每个微光都是时代经纬里的金线。让我们将"小我"的萤火,织就"大我"的星河,让现代化教育的甘霖滋润每个渴望成长的灵魂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相信小智小娇们定会以更挺拔的姿态,与无数追光者共同托起新中国的朝阳。这既是写给未来的承诺,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情礼赞。

截至3月30日,益路公益已持续守护海尔兄妹家庭330天,累计开展实地服务69次,投入慈善资金27000元。从冬日里第一件御寒棉衣和食物,到书桌上崭新的学习用品;从专业学者每周一天的陪伴干预,到全链条资助、矫正、培育,每个行动的背后都是志愿者"萤火汇星河"的执着。正如捐赠人赵艳红代表所言:"我们不仅要托起两个孩子的未来,更要让教育现代化成果如阳光播撒到每个乡村角落。"随着"小爱共善"行动持续深化,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正在加入这场教育扶贫接力赛。当知识改变命运的星火在田野间燎原,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。